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始建于1981年成立的管理系,1982年开始招收“工业管理工程”专业本科生,1995年开始招收“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1997年成立经济管理学院。2003年开始招收“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生,2006年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开始招收“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2009年设立“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设立“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2018年获批“工商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均取得B等级(前20%-30%)。学院现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7个本科专业。其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试点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工商管理”为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试点专业、省高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院始终恪守“博学慎思、笃行求真”的院训,形成了具有理工特色、经管风格、崇尚科学、亦能亦德的人才培养体系,累计为国家培养了3万余名优秀人才。

图1 学院高水平学科学位点评审会
学院拥有一支弘扬家国情怀,勇于创新的科研团队。
历经40年的建设和发展,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2个博士后流动站;“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应用经济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技术经济及管理、企业管理和会计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会计专硕(MPAcc)、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和物流工程与管理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学院拥有1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哈尔滨理工大学高新技术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心,在基地评估中获得“优秀”,并获得“黑龙江省工人先锋号”称号;1个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高新技术发展与战略管理研究团队;1个省级智库“黑龙江省人口经济与人才发展战略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1个省级高水平大学特色优势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2009-2015);2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管理科学与工程”和“技术经济及管理”,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梯队被列为黑龙江省“535工程”第二层次梯队。“十三五”期间,学院获得科研经费总额1275万元,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8项,省部级项目114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7项,在SSCI/SCI、EI、CSSCI等收录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多次承办国际会议及国内论坛,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图2 学院科研团队研讨会
学院拥有一支深耕教育,助飞梦想的教师团队。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48人,其中,教授39人,副教授5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1人,有国外访学经历教师27人。拥有龙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省优秀中青年专家2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5人,省高校青年学术骨干5人。拥有省级金课1门,省级在线精品课1门。有40余人在国家级和省级学术机构担任理事以上职务。为提高学院的人才层次和水平,制定并实施了“教师队伍建设计划”。此外,还通过积极引进优秀博士,鼓励青年骨干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到国外重点高校访学和到企业、机关实践,以及积极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要科研课题等措施,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秉承立德树人宗旨,坚持全员全方位育人,为学生未来的扬帆起航奠定坚实基础。学院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近年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获得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国家及省级竞赛奖500余项。

图3学院教师团队
学院拥有一批志在四方,卓有成就的知名校友。
历经40年的培育和耕耘,学院涌现出众多杰出校友:有深圳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饶陆华、天津天海同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吕超、北京迈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吕西林、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经理王新纯、国资委副主任王文斌等众多行业领军人物和企业家,将哈理工经管人的名片擦拭得愈发闪亮。

图4学院杰出校友饶陆华捐赠仪式
学院将以“双一流”学科建设为主线,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载体,提高办学质量,强化办学特色,弘扬“大珩”精神,乘风破浪,再创新的辉煌!

图5学院现任领导班子
招生专业简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四年,理工类)
专业简介:本专业始建于1998年,2006年被评为黑龙江省省级重点专业,2007年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再次获批为黑龙江省省级重点专业,在2013年教育部本科教育排行榜中评为A级。本专业是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被评为B类学科,黑龙江省“双一流”建设学科)下的唯一本科专业,于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黑龙江省属院校中唯一获批专业。
师资队伍:本专业共有专职教师2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4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学科后备带头人1人,省师德先进个人2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获得校级优秀主讲教师10人次,校级优秀教师8人次;拥有省级精品课1门,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1门。
培养特点与目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依托理工科背景,基于“面向需求、突出能力”的专业建设理念,坚持“教学科研并重、理论实践结合、校企互动协作”的办学思路,遵循“柔性化”的培养原则,确定了“分层次、分阶段、重整合”的立体化、多维度应用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设置了“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电子商务数字化运营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培养具有高尚健全人格、强烈社会责任感、良好信息素质,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先进信息技术知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拥有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能力、电子商务数字化运营管理能力,能够在现代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胜任信息系统开发、实施和电子商务运营岗位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信息管理人才,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管理统计学、运筹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应用、信息资源管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与应用、信息技术(IT)项目管理等。
职业发展方向:毕业生可在各级管理部门、事业单位、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等单位从事信息系统开发、实施和电子商务运营及管理或从事相关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毕业生凭借其优良的思想品质、踏实的工作作风和突出的创新能力在工作中业绩斐然,受到阿里巴巴、华为、海尔、腾讯、联想集团、SAP、用友、金蝶、天思、东软以及东北农业大学等知名企事业单位的重用,就业和发展前景广阔。
招生联系方式:
联系人:田世海 联系方式:13149617288
工商管理(本科,四年,理工类)
历史沿革:工商管理专业始建于1982年,2000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2012年被列入黑龙江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9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
师资队伍:依托工商管理一级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业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专业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共有专职教师19人,其中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授8人、副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6人;多人被评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后备带头人,校级教学名师、教学能手、创新拔尖人才,担任国家级学会常务理事、理事。
培养特点与目标:为更好地满足现代制造企业的管理需求,根据其管理要素多、技术创新复杂,生产流程模块化、项目化的特点,扎根学校雄厚的工学基础,以工学素养、人文精神与管理能力的综合集成为主线,设计“项目管理”和“运营管理”两个培养方向,采用“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能力与素质共增”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案例教学、翻转教学、虚拟仿真、创新创业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健全人格和心理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备良好的工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扎实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方法和计算机、外语应用技能,熟悉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复杂产品/项目、生产运作流程和服务特点,拥有创造性地解决复杂管理问题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现代制造企业、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中高级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运筹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创新创业基础、战略管理、项目管理及软件、公司治理。
职业发展方向: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涉及制造业、服务业、信息技术、金融业、房地产业等多个行业领域,可在工商企业从事战略管理、运营管理、项目管理、创新管理等管理工作,或在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多名学生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等知名学府深造,多年来产生了深圳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天津天海集团董事会主席、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浙江财通证券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东北电气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等多位优秀校友,众多毕业生在美的、海尔、苏宁电器、富士康、德邦物流、四大国有银行和商业银行等知名企业从事中高层管理工作,受到企业界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招生联系方式:
联系人:安宁 联系方式:15846619792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四年,理工类)
专业简介:人力资源管理系成立于1997年,1998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在东北地区高等院校中最早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04年,首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年鉴》,对本专业以“高扬风帆”为题给予高度评价。2016-2018连续三年,艾瑞深研究院“中国校友会网”评价哈尔滨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综合实力,在全国334个同类专业中并列排名22位,黑龙江省排名第1。
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6人,其中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二级教授),教授5人,副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4人,10人拥有博士学位,另有外聘企业教师5人。形成了以龙江学者、高端智库首席专家为核心,以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为中坚力量的科研驱动型教学团队。
培养特点与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健康心理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具备理工科思维、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掌握现代经济、法律、管理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理论与方法;拥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团队管理与沟通技能、人力资源系统设计等能力;主要能够在大中型制造企业从事战略性、创新性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管理统计学、会计学、市场营销、经济法、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普通心理学、人员测评理论与实务、劳动经济学、劳动法学、社会保障学、工作分析与设计、培训与管理技能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知识管理、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等。
职业发展方向:毕业生主要能够在大中型制造企业从事战略性、创新性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工作。也可以在政府、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咨询公司、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等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广泛分布于知名企业、行政管理单位、事业单位,毕业生85%的就业区域在“长三角”、“珠三角”、“泛渤海湾”和东北地区,90%以上在企业工作,65%的学生就职于制造行业。80%以上的学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五年左右基本能晋升到中层管理岗位。毕业生在华为、海尔、海信、阿里巴巴、正大等许多优秀企业从事中高层管理工作。他们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优秀的个人品格和不懈的努力奋斗在各行各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各个领域的精英或成功人士。
招生联系方式:
联系人:肖利哲 联系方式:13936169439
市场营销(本科,四年,理工类)
专业简介:本专业设立于1995年,是全国较早设立市场营销本科专业的学校之一,已为社会培养了1000多名优秀的市场营销人才。目前全国一表招生,设有营销策划和销售管理两个培养方向。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排名中,被评为A等,在2016年黑龙江省本科专业教学水平评估中排名第一。
师资队伍:本专业拥有一支以博士生导师为核心,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业教师17人,其中教授5人(含二级教授1人),副教授6人;目前11人拥有博士学位,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后备带头人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另有外聘企业教师4人。
培养特点与目标:本专业面向装备制造业等工业领域,构建了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全方位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专业系为培养主体和责任主体,强化全过程专业引导,与各有关院系分工协作、有效衔接、资源充分整合的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科研、教学、实践联动的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培养具备诚信品质、道德素养以及良好的职业素质;具有一定理工科背景、特定行业知识背景和一定国际化视野;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现代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营销策划岗位和销售管理岗位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销售管理等营销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中高级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运筹学、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广告学、销售管理、商务谈判与沟通、网络营销、国际市场营销。
职业发展方向:毕业生可在工商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高校等有关部门从事营销策划与销售管理实务或从事相关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职业发展方向:从、销售助理、销售代表等岗位起步,成为渠道经理、销售经理、品牌经理、销售总监、营销副总裁等中高层管理人才。毕业生就业领域广阔,行业涉及制造业、服务业、IT行业、房地产业、事业单位等。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建立以来,已经有大批毕业生活跃在工商企业、现代零售服务业、事业单位等第一线。很多毕业生经历了打拼和创业,已经小有成就,甚至有的校友在业内已经形成较强的影响力和声望。先后有校友在亨通集团通信产业集团营销平台、中集集团产业基、方太集团黑龙江分公司、重庆理工大学,担任营销副总裁、金合伙人/资本运营总监、分公司总经理、教授等要职。众多毕业生在亨通电缆、美的、海尔、苏宁易购、联想集团、融创等知名企业从事中高层管理工作,职业前景和发展潜力良好。
招生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继承 联系方式:13633607628
会计学(本科,四年,理工类)
专业简介:本专业始建于1975年,自专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面向需求,卓育人才。经过40余年的发展,本专业积累了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专业毕业生极具竞争优势,本专业在2020年软科中国大学“造就财经人才百强榜”中位列87位,省内高校第2位。
师资队伍:本专业共有专职教师19人,其中包括教授5人,副教授12人;专职教师中,拥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省会计领军人才1人,省属高校青年创新人才1人。
培养特点与目标: 会计学专业依托理工科背景,以投资决策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的培育为重点,构建融知识、能力和素质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沿革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两条专业方向,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育人理念。在教学方式上强调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和实践实习相结合,致力于培养品格高尚、人格健全、熟练掌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方法,具备把专业知识灵活运用于社会实践中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及时解决会计核算中的具体问题,符合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政府机关及有关部门从事会计、财务管理、审计领域工作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会计职业道德。
职业发展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中从事会计实务、审计实务以及财务管理等工作。职业发展取向:从会计岗位、出纳岗位等岗位起步,成为财务经理、财务主管等中层管理人才,直至成为首席财务总监等企业高层管理人才。毕业生就业领域广阔,行业涉及金融业、制造业、会计师事务所、服务业、信息技术业、房地产业等,毕业生经过职业发展多成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才,本专业已累计向全国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输送优秀人才4000多名,毕业生遍布普华永道、用友、东软等知名企业,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最后成为企业财务总监的人数位居2020年软科“造就财经人才百强排名”第87位;本专业培养出来的注册会计师位居2020年软科“造就财经人才百强排名”第69位,职业前景和发展潜力良好。
招生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涌 联系方式:18845759371
金融学(本科,四年,理工类)
专业简介:本专业始建于2000年,是产业经济学科下的主要本科专业,该学科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金融学专业已培养毕业生15届,800余人,2019年纳入工商管理省双一流学科群建设。
师资队伍:本专业共有专职教师1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博导1人,硕导5人,40岁以下青年教师5人。黑龙江省“六个一批”青年理论人才1人、黑龙江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1人。
培养特点与目标:金融学专业构建大金融框架,模糊金融学专业的细分及其边界,依托学校雄厚的工科基础及管理类学科优势,打造“企业投融资”和“银行经营管理”两个专业方向。注重发挥双师型师资队伍优势,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强化校企联合培养,贯彻“实践第一”理念,采用“以实践教学促进理论教学,知识、能力与素质共增”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立足龙江、面向全国,服务现代制造业”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忠诚奉献的职业道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备银行、证券与保险等金融机构的理论与实务知识,具备货币市场、资本市场投资融资管理的理论与实务知识;具有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抗压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能够在企业投融资管理及金融机构经营与监管等领域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保险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工程学、信托与租赁、中央银行学。
职业发展方向:毕业生可在现代制造企业从事投融资管理工作,也可以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柜员、信贷员、理财规划师、核保理赔、大客户经理、内勤等工作,或者在金融监管机构社保基金管理中心等从事金融管理工作。职业发展取向:从投资助理、柜员、业务员等岗位起步,成为投资部门经理、信贷部经理、支行行长、监管处处长等中高层管理人才。毕业生就业领域广阔,行业涉及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等,毕业生经过职业发展很多成为中高层管理人才,多年来,先后产生了中国银保监会某监管分局纪委书记、中国电建集团贵州工程有限公司融资经理、花旗银行天津分行支行行长、中信银行唐山分行支行行长、民生银行青岛分行支行行长、天津农商银行支行行长等多位优秀校友,众多毕业生在上市公司及各大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等从事中高层管理工作,职业前景和发展潜力良好。
招生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颖 联系方式:18845098398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四年,理工类)
专业简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源于1990年设立的工业外贸专业,是国内较早设立国际经贸类本科专业的学校之一。1998年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1999级招生正式使用统一的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但专业仍然依托理工院校优势,强化学生工科素养,面向现代制造业培养国际经贸人才。
师资队伍:本专业共有专职教师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博导1人,硕士生导师5人;黑龙江省重点培育智库“黑龙江省人口经济与人才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首席专家1人,黑龙江省电子商务专家库成员1人。
培养特点与目标:本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思想品质、道德修养和较高的文化素养、职业素质;掌握扎实的经济、管理、贸易类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认识与把握国内外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拥有较强的国际经贸业务技能及经济管理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能够从经贸研究、国际商务业务操作向管理岗位拓展的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借力教师优势,突出对学生国际贸易操作能力和英语沟通能力的培养;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构建良好的理论素养,增强国际商务运营能力;通过经济学基础理论教学、进行经济学基本分析能力的训练,提高经济理论的分析能力,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深造学习;重视培养具备专业性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思维,既拥有一定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技术知识、又懂得管理学基本原理和必要的管理技能、具有决策能力、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掌握现代管理的科学方法和技能,为今后工作的发展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主要课程:经济学、会计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商务、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合作、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物流。
职业发展方向:毕业生可在国际经贸企业、外资企业、跨国公司、涉外生产企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国际物流公司等单位从事国际贸易及经济管理工作。
招生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立岩 联系方式:0451-8639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