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1年推免研究生(含直博生)招生简章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0-10-09

一、经济与管理学院简介

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始建于1981年成立的管理系,1982年开始招收“工业管理工程”专业本科生,1995年开始招收“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1997年成立经济管理学院。2003年开始招收“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生,2006年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开始招收“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2009年设立“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设立“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2018年获批工商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均取得B等级(前20%-30%)。

学院现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7个本科专业,在读本科生2212人。其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试点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工商管理为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试点专业、省高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获黑龙江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学院始终恪守博学慎思、笃行求真的院训,形成了具有理工特色、经管风格、崇尚科学、亦能亦德的人才培养体系,累计为国家培养了3万余名优秀人才。

历经近4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2个博士后流动站;“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应用经济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技术经济及管理、企业管理和会计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会计专硕(MPAcc)、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物流工程与管理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在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707余人。

目前学院拥有1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高新技术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心”,在基地评估中获得“优秀”,并获得“黑龙江省工人先锋号”称号;1个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高新技术发展与战略管理研究团队;1个省级智库“黑龙江省人口经济与人才发展战略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1个省级高水平大学特色优势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2009-2015);2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管理科学与工程”和“技术经济及管理”,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梯队被列为黑龙江省“535工程”第二层次梯队。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48人,其中,教授39人,副教授5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1人,有国外访学经历教师27人。拥有龙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省优秀中青年专家2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5人,省高校青年学术骨干5人。有40余人在国家级和省级学术机构担任理事以上职务。“十三五”期间,学院获得科研经费总额1275万元,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软科学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8项,省部级项目114项;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三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科技奖励36项,在科学出版社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17部,在SSCI/SCI、EI、CSSCI等收录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90余篇。多次承办国际会议及国内论坛,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二、近三年研究生录取情况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2018

2019

2020

020200

应用经济学

7

8

12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11

13

49

120201

会计学

4

7

6

120202

企业管理

8

10

19

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

6

7

8

125300

会计专硕MPAcc

34

29

29

125601

工程管理

51

68

74

125602

项目管理

0

1

6

125603

工业工程与管理

7

10

29

125604

物流工程与管理

7

9

9

全国统考前已接收推免生

23

21

14

合计

135

162

241

三、接收推免研究生(含直博生)专业

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企业管理、会计学、应用经济学5个专业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接收直博生。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接收直博生

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取得B等级,为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目前已形成了高新技术发展与管理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统优化与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与创新工程、大数据分析与管理决策五个特色方向。理论研究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服务于政府与大中型企业创新发展成为学科鲜明特色。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有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19人。

1. 高新技术发展与管理工程:该方向以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理论与管理工程方法及其应用为研究特色,结合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管理实际需要,围绕高新技术预测与选择、高新技术产品认定与评价、产业联盟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产业创新生态化、产业创新平台发展等产业发展战略管理理论、管理工程方法及应用和产业政策等重点领域开展系统研究。

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该方向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和云环境下信息挖掘与综合利用研究为特色,围绕云计算联盟知识管理、大数据挖掘与综合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决策支持系统结构、虚拟企业管理、企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开展研究。

3. 系统优化与供应链管理:该方向以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为特色,围绕行为供应链、低碳供应链、绿色供应链、服务供应链、复杂供应链网络以及闭环供应链的竞争及协调等问题,开展系统分析、优化及控制、建模与仿真等方面的研究。

4. 知识管理与创新工程:该方向以知识管理、创新原理与方法、科技创新管理方法、科技创新政策与支持体系等理论和应用研究为特色,围绕知识与技术创新、技术预测、创新工具与方法、创新资源配置及网络优化、专利与技术标准化战略及其管理方法、科技计划管理、科技创新平台发展、科技政策优化等创新工程管理问题开展研究。

5. 大数据分析与管理决策:该方向以大数据挖掘和数据平台开发、大数据产业联盟云服务模式、复杂网络建模与仿真、电子商务运营与决策为研究特色,结合大数据驱动范式将外部嵌入、技术增强和使能创新引入新视角,围绕开放式服务平台构建、大数据交易结构、舆情系统监控与管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与价值创造等领域开展研究。

(二)工商管理——接收直博生

学院工商管理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和技术经济及管理、企业管理、会计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取得B等级,为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与自身建设需要,密切关注和跟踪国内外工商管理学科发展前沿,坚持走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学科发展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学科带头人培养与学术梯队发展相结合的路径,已形成了技术经济及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会计学”五个特色方向,拥有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19人。

1. 技术经济及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该学位点以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理论与方法及其应用研究为主要特色,结合制造业及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与管理实际需要,从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与微中观层面技术管理理论方法出发,围绕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制造业绿色创新管理、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过程、低碳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测度、企业技术管理与知识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重点领域开展系统研究。

2. 企业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该学位点以营销管理、财务管理、公司治理与跨国经营等理论与应用为主要研究特色,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发展背景下,围绕装备制造企业公司治理、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资金管理、电子商务企业营销管理、商业模式创新、顾客口碑传播、企业社会责任、对外直接投资等方面开展研究。

3. 会计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该学位点主要以制造业、乳制品行业、跨国企业的会计与审计为主要研究领域,对现代会计学理论及方法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财务信息和依据。在财务信息披露、财务风险决策与管控、企业融资管理等研究领域,已形成特定的研究特色。

(三)应用经济学

学院应用经济学学科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根据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围绕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地区经济发展需求,提炼出了“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金融学”四个研究方向。

1.区域经济学:该方向以区域经济规划理论与实践,区域资源开发与保护途径,区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核心,系统研究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负外部性的治理手段、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路径和区域规划措施;主要培养学生立足于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发展问题,为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培养专业人才。

2.产业经济学:该方向以产业竞争、产业创新、产业价值链升级以及产业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为主要研究领域,系统深入地研究产业竞争与演进中的规律,并结合黑龙江省重点产业,研究产业与地方经济的协同发展问题;主要培养具备产业经济专门知识,具有产业经济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产业经济政策的实施能力和从事产业经济管理具体工作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3.国际贸易学:该方向以国际贸易中出口产品竞争力、关税政策以及企业进出口策略为主要研究领域,系统研究跨国公司非股权经营模式下本土企业升级机制、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动态演进、国际贸易壁垒、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经贸合作等问题;主要培养学生在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研究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竞争与合作领域的现实问题,为政府和外向型企业培养专业人才。

4.金融学:该方向以金融风险、金融危机的防范与控制为研究领域,系统深入地研究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公司金融与资本市场管理、金融监管效率、资本市场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投融资模式等内容;主要培养具备金融学专门知识,具有对金融问题的洞察能力、对国家的货币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和从事金融经济管理具体工作能力的人才。

四、接收推免研究生条件

(一)推荐免试硕士生

1.取得所在高校推荐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生,以“推免服务系统”公示名单为准;

2.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身心健康;

3.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好的专业素养,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较高的培养潜质;

4.无任何因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以及其他违法违纪等受处分记录。

(二)推荐免试直博生

除须满足本条(一)中各项条件外,还须满足以下条件:

1.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并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潜质;

2.国家英语四级考试成绩达到425分(含425分)以上或其他语种通过国家外语相应等级考试;

3.经报考博士生导师同意,并填写《哈尔滨理工大学推荐免试生直攻博申请表》。

五、复试要求及录取流程

(一)考生报名、录取流程

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推免服务系统”进行网上报名。考生在推免系统报名→发送复试通知→考生同意参加复试→学院组织复试考核→向复试合格的考生发送“待录取通知”→考生在系统确认后,完成拟录取。

(二)复试方式及考核内容

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复试方式。本校推免生主要采用线下复试方式,外校推免生主要采用线上复试方式。复试满分100分,包括外语水平测试30分和综合素质面试70分。

复试考核内容包括以下两部分:

1.外语水平测试(30分):其中听力15分、口语15分。

2.综合素质面试(70分):包括掌握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和科研潜能等情况;思维与反映能力(含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六、推免生奖励政策

1. 推荐免试硕士生,入学奖学金10000元,国家助学金每年6000元;每年可申请国家奖学金2万元,学业综合奖学金10000元、9000元、8000元不等。

2. 推荐免试直博生,入学奖学金40000元,国家助学金每年13000元;每年可申请国家奖学金30000元,学业综合奖学金10000元。

3. 其他奖助学金项目及发放标准参照《哈尔滨理工大学研究生收费标准及奖助学金体系实施办法》(校发〔2017〕91号)执行。

七、其他

1.学制:我校接收推免硕士研究生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推荐免试直博生的学制为4年。硕士研究生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博士研究生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

2.培养方式:推荐免试硕士生获得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后,相应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学位授予等要求按照学校相关文件要求执行;推荐免试直博生获得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后,相应培养方式和管理等要求按照按照学校相关文件要求执行。

3.联系方式:86392233(刘老师),哈理工南区1-712室。

   版权所有© 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林园路4号   电话:0451-86392223    邮政编码:15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