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优秀研究生案例】闫颍洛:从科研小白到略窥光芒——在哈理工经管的成长之路

——经济与管理学院2021级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生闫颍洛事迹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9-18

闫颍洛,男,河南省漯河市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2021级博士研究生,硕博均师从姚锋敏教授。2024年博士毕业入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人才培养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等多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围绕绿色供应链、闭环供应链等开展研究。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基金委A类期刊中国管理科学、管理评论、系统工程学报、运筹与管理等国内外管理学主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回顾闫颍洛同学的研究生生涯,从最初对供应链管理领域的懵懂无知,到如今能初窥得学术道路上一些光亮,这段经历充满了挑战与收获。我们通过分享闫颍洛的成长故事,希望能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些启发。

作为一名本科阶段对供应链研究完全零基础的学生,闫颍洛刚加入姚锋敏教授研究团队时,他感到既兴奋又忐忑。团队的氛围温暖而严谨,姚老师总是强调“因材施教”的理念。在入学初期,姚老师主动与闫颍洛进行了多次深入交流,了解他的兴趣和短板。鼓励他大胆提问,并安排他参与团队讨论和组会,让他逐步熟悉闭环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这一前沿领域。姚老师常说:“学术没有捷径,成功靠的是坚持与韧性。”这句话成为闫颍洛同学融入团队的座右铭。通过团队合作,他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分享想法,并在老师和的引导和帮助下,快速适应了研究节奏。团队的支持让他从孤立无援的新生,转变为积极贡献的一员。

闫颍洛开始阅读大量文献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一段时间后,他认识到停留在表面的学习远远不够,认真发掘每篇文章背后的知识,深入研究文章的立意、不同方向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通过自己的总结、梳理及思考,才能更好地掌握现有科研动态及发展方向。认真对待每一篇论文,聆听每一场汇报,对每一个疑问付出努力寻求答案,对每一次突发奇想付诸实践,才是科研中有魅力的地方。随时将好的思路和议题记录下来,哪怕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未来某天它们也许会成为最宝贵的财富。记得在研究初期,他也多次沮丧,但姚老师总说:“积跬步而至千里。”在撰写第一篇论文时,姚老师更是逐字逐句指导,在反复修改10余次后,最终在基金委A类期刊《管理评论》成功发表。科研不能闭门造车,交流也十分重要。定期与导师交流想法,与师兄师姐及同门之间探讨最新科研动向,可以在高效获取知识的同时,收获意想不到的灵感。学术会议更是了解热门研究方向,拓展自身眼界的绝佳机会。姚老师经常带领研究生参加诸如中国系统工程年会、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中国可持续运营与管理学术年会等学术交流会议,向同行汇报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与同行的交流和学习,不仅帮助闫颍洛快速了解到研究领域的前沿发展,也拓展了他的研究视野。

科研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畏真理无穷,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电脑屏幕里得以窥见的是全球各地优秀学者的付出,屏幕外闫颍洛以不断质疑和坚持探索的学术精神发现了更多的未知可能。在科研工作中,他收获了与更多志同道合的同仁一起前行的经历,在更多思维的碰撞中拥有了更宽广的学术视野,也更能发现自身原来的不足和渺小。

如今,闫颍洛已完成博士学业,从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一名学生转变为高校教师。回望这段成长路,他最感恩的是学院提供的平台,是姚锋敏教授的悉心指导,更是团队给予的温暖与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说 “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作为新时代的经管学子,他会带着这段难忘的成长经历,继续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在供应链管理领域持续探索,不负学院培养,不负青春韶华。最后,他也再次感谢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培养,期待学院早日建成国内一流经管学院!

   版权所有© 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林园路4号   电话:0451-86392223    邮政编码:150080